回答|共 48 个

erey LV7

发表于 1-12-2011 23:06:51 | 显示全部楼层

请你读读弗洛伊德《梦的解析》,歌德《少年维特的烦恼》,司汤达《红与黑》,雨果《悲惨世界》先从研究人性开始吧

erey LV7

发表于 1-12-2011 23:12:46 | 显示全部楼层

还有莎士比亚《哈姆雷特》to be or not to be,this is the question.

xadish LV10

发表于 2-12-2011 10:41:27 | 显示全部楼层

erey 发表于 1-12-2011 23:06
请你读读弗洛伊德《梦的解析》,歌德《少年维特的烦恼》,司汤达《红与黑》,雨果《悲惨世界》先从研究人性 ...

都看过了。

但是学术要与时并进

xadish LV10

发表于 2-12-2011 10:42:58 | 显示全部楼层

erey 发表于 1-12-2011 23:12
还有莎士比亚《哈姆雷特》to be or not to be,this is the question.

after all, we see in art only what we half see in ourselves.

he0 LV8

发表于 2-12-2011 10:57:04 | 显示全部楼层

xadish 发表于 2-12-2011 10:41
都看过了。

但是学术要与时并进

看过了,却还迷惑,甚至要请教少学问的离婚妈妈,这等于没看。要不就是醉翁之意不在酒,纯搞嚼头。陪读妈妈已经不幸,嚼陪读妈妈真的心地不善。看过你的帖子,见不到同情陪读妈妈的东西,所以反感你来嚼陪读妈妈。抱歉,我是直性人,干蹦拉脆不磨叽。

he0 LV8

发表于 2-12-2011 11:00:24 | 显示全部楼层

请教得加双引号:“请教”。从你的语言态度琢磨出应该是这样的,只有轻视并没有重视陪读妈妈离婚问题的意思。

辛巴達の愛 LV5

发表于 2-12-2011 11:27:50 | 显示全部楼层

在大人的婚姻生活里,孩子其实很无辜,也很被动,感情好时是互爱的结晶,波动时是维系的纽带,分离时是各自的牵绊。离婚与否,和个人性格、生活理想相关,抉择会很痛苦,但更难得是抉择后的坚持,为人母才会知其中的苦乐滋味!

erey LV7

发表于 2-12-2011 11:36:29 | 显示全部楼层

人类社会走过了几千年,科技日新月异,人性是没有改变的,只是古代穿长袍,现代穿短衣换包装而已。孔老夫子的话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没错吧?男人游离于女人中间,分分合合是动物的天性,于连-索雷尔利于女人改变自己那是动物的社会属性,是本能。简-芳达被人唾弃是动物的排他性,她在生命的最后一刻还惦念女儿是否快乐,单身女人身上所迸发出的母爱,你能憎恨你的母亲为了让你像正常人一样生活而甘愿做Ji~NV吗?哈姆雷特复仇是因为父母所代表的世界令他无所适从,社会基本单元的家庭解体对王子身心的伤害。我尊崇达尔文的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法则。我的信仰是跟李光耀先生一样不可知论。胡扯一通,你可以选择性阅读。

yun1688 LV6

发表于 3-12-2011 20:04:32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he0 发表于 1-12-2011 09:04
同意。
嚼骨名人可以出名,而陪读妈妈不是口香糖,嚼不出名堂。
有热心的帮忙呼吁呼吁给陪读妈妈安排个比 ...

说得好
12345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