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自从中国经济走上快速发展的道路后,房价以超过收入多倍的速度上涨,房子成为中国人最为头痛的问题,一时间"蜗居""房奴"都成为了我们身边最熟悉的现象。中国的传统观念是"居者有其屋",房子是安身立命的根本,是家的寄托,那么对于正在成长中的一代年轻人来说,遇上这个剧烈发展变化的社会,在解决个人婚姻问题时遇到的最大的困难就是房子。
看过《房子》(又名《房奴》)这部电视剧的人应该对剧中的那个丈母娘考核女婿的条件印象深刻,她在考察未来女婿的第一句话就是:"你有房子吗?"这是嫁女的基本条件,也是最重要的条件。最近的一份网络调查显示,只有18%的丈母娘愿意把女儿嫁给没有房子的女婿,不到两成。在丈母娘把关婚房的婚姻面前,年轻人很多感到无力,痛苦,于是关于丈母娘的一则"传说"在网上热传:"丈母娘,学名岳母,俗称媳妇她妈,历来都是一种极其凶猛的生物……"
婚姻虽说是两个人的事情,但是实际上会牵扯到两个家庭,对于女方来说,丈母娘的意见占据重要的地位,她们从她们的经验、角度和立场出发,希望女儿嫁个好人家,不用为房子操心,不用成为房奴,有一个稳定居所来作为未来的家,本来是为女儿的幸福着想,无可厚非。然而现实是,年轻一代目前还在努力奋斗事业,只有极少数有能力购置婚房,大部分人的收入根本不足以购置房产来结婚。丈母娘要求有房子才结婚,年轻人想结婚没有房子,这种冲突成为年轻人爱情与婚姻道路上最大的伤害因素之一。
是不是没有房子就不能结婚呢,房子是结婚的必要条件么?绝对不是。在发达国家,很多人就是租房结婚的。对于年轻人来说,刚走入社会不久,经济基础并不很好,事业处于上升期,职业规划和工作地点变化比较大,如果为了结婚刚在社会上起步就被房子套牢了,不仅会背负上沉重的经济压力,甚至会严重影响个人事业发展和婚姻生活质量。作为长辈要体谅年轻一代,现实中的房价相对于收入差距太大,过早凭自己的力量强撑着购房并不是理想的选择。
但是是不是结婚就不要考虑买房的问题呢,当然也不行,毕竟房子是人生存立足的重要条件和标志,不论是在结婚的时候买房,还是结婚后过一段时间购房,都需要统筹规划,合理的制定购房计划和预算,这样就能既解决房子问题,又不为房子问题而过多的困扰个人婚姻。
首先,要确定购房时间,选定购房时间的因素很多,其中最重要的因素就是经济基础和房价。如果个人经济(当然包括考虑家庭经济)基础良好的话,那么可以在结婚的时候购置婚房,毕竟婚姻是人生大事,给自己一个安定的新家也是一件好事。但若是经济基础根本不具备,则可以跟家长,尤其是女方家长商量,暂时不购置婚房,但是要告诉他们自己的购房规划,让他们能看到希望,并且请求他们体谅目前的难处。确定是否购房后,就看具体的房价了,房价波动大,处于高位时不妨暂时不购房,等到房价平稳,处于一个合适的价位,并且在自己的经济能够承受的范围内再进行房产购置。
其次,要进行详细的统筹规划,编制预算。购置婚房,尤其是在大都市,是一笔巨大的开支,这就要求对自己的经济能力做一个合适的评估,包括自己的资产和收入,双方家庭可以提供的帮助(啃老虽然不好,但是只要在合理的范围内,是可以作为短期融资手段的),未来的投资计划。通过这种方式对自己可以筹集的资金有一个具体的数目,就能开始考虑婚房的购置预算问题了。婚房要实用,要符合自己的经济实力,不能超出自己的经济能力去硬扛,否则未来的房贷压力会让你透不过气来,根据自己的预算标准选定房屋的区域,价位,大小,装修成本,适度宽裕,但是绝对不能轻易超出预算,增加经济压力。
再次,要选择自己最合适的购房方式,购房方式的选择与经济现状和未来的职业规划、收入水平的变化密切相关。如果能够全款购房,那就最好,毕竟全款购房的话优惠的幅度大,房屋总价能下降3%-5%左右,同时能够顺利拿到房产证,在将来需要资金的时候,能够将房产抵押出去获取贷款。若是需要房贷的话,就必须根据未来的职业计划和收入变化趋势来选择房贷,选择合适的房贷方式的话,能节省一笔非常大的利息开支,从总体上减轻购房经济压力。
婚房,不是结婚的必要条件,却是需要慎重考虑的因素。如果有条件有必要的话,那就合理的购置婚房;若是条件不具备,那就做出未来房子购置的规划来,毕竟将来安家也需要房子,不能没有计划。这样,丈母娘这一关就好过多了,幸福的婚姻生活就容易变成现实。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