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jjrchome LV16
发表于 23-8-2011 15:26:4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jjrchome 于 23-8-2011 15:32 编辑
对于新加坡来说,取消国民服役制度无异于自废武功,自掘坟墓!
应该这样想, 那些在军队里流血流汗的男儿,不仅仅是在履行公民的义务,他们也在保卫自己的家人,保卫自己的父母,妻子,还有孩子。。。
我个人绝对支持新加坡的国民服役制度,五年半后我也会和这里千千万万的父母一样,高高兴兴地把孩子送入兵营。。。
附:
新加坡的军事政策
“新加坡展现于世人面前的是经济繁荣,但支撑和保卫繁荣景象的却是隐身于后、灵敏应变、伺机而动的国民防卫。虽然新加坡没有明言,但是它的军事实力和气魄仿佛在向世界宣示:随意向它发动进攻者必定付出沉重代价。
正如新加坡国防部和新加坡武装部队的使命宣言所说的:“通过威慑和外交加强新加坡的和平与安全,若这些措施不能奏效,确保迅速打败侵略者,取得决定性胜利。
“新加坡笃信孟子“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的古训,深恐新一代的年轻人以为独步亚洲的繁荣与安定是理所当然的,因此国家领导人长期以来向朝野灌输忧患意识,警惕全民居安思危,随时随地奋起保家卫国。狮城的建军思想和体系,就是基于“毋恃敌之不来,恃我有以待之”的理念,更因为是岛国,所以在武器装备战略战术方面,与其作“列宁格勒保卫战”,毋宁采取“攻击是最佳防卫”策略,枕戈待旦,决战境外。 ”
新加坡军队的建立
”新加坡自1965年从马来西亚联邦独立出来之后,新加坡共和国的缔造者、第一任总理李光耀就立即向以色列发出了请求,要求以方帮助建立新加坡的军队。新加坡高层认为自己一直处于周边伊斯兰国家的包围中,再加上和马来西亚扯不清的纠葛、国家的安全形势并不是太好,新加坡和马来西亚及印尼曾一度处于战争边缘,因此以李光耀为核心的第一代领导人非常注重发展国防。
1965年12月,以色列少将雅阿科夫·伊拉泽里率领的一个军事代表团秘密抵达新加坡,开始着手当地军事力量架构的完备。从那一天起,以色列和新加坡之间的军事联系得到了加强,后者也因此成为以色列对外军售的最大顾客之一。
以色列少将伊拉泽里率领的军事代表团共包括6名军官,分成了两组。一组由伊拉泽里率领,任务是组建新加坡的国防部门和国内安全部门;另外一组由少将约华达·格兰率领,组建军队的基层力量。以色列人遵循了本国军力的模式(IDF),组建的新加坡军队是由现役部队和后备役两部分组成的。
这些以色列军人还成为新加坡军队的首批培训讲师,不仅向士兵和军官教授基本的训练课程,还负责培训预备役人员。这个代表团的成员都是由后来成为以色列旅游部长的拉哈瓦姆·泽维特训过的,泽维2001年10月在耶路撒冷的一个酒店内被3名武装分子暗杀,就是他绘就了新加坡军事力量的蓝图。
事实上,新加坡和以色列在很多地方都是非常相似。以色列国在1948年正式成立后,犹太复国运动者着手从历史、社会、文化等各个方面取代当地阿拉伯人;新加坡是1965年脱离马来西亚联邦,建立共和国,华人占主导地位的新加坡政府也着手从上述各个方面取代土著马来人。以色列对于它的大多数穆斯林邻居怀有敌意;新加坡也不例外,它对于大多数的马来西亚穆斯林邻居怀有戒心。
由于两国在当地都属于少数派,所以他们明白,唯有加强自身军事力量才能在“群狼环伺”下生存。
新加坡的国防力量
新加坡国防预算过去若干年来一直占国民生产总值的百分之五到六、政府预算的百分之三十四左右,高于西方“普通国家”的国防预算占国民生产总值百分之三至四的平均标准。三军总人数5.5万人,陆军4.5万,其中38000多人是征兵制,预备役还有5万人,最大动员量25万人,海军4500人、空军6000人。
英国赫尔大学东南亚研究所主任迪姆赫克斯利指出,新加坡武装部队最主要的力量来自装甲部队和空军,新加坡空军的战机数目,多过马国和印尼两国的战机总和。此外,新加坡武装部队拥有受到高等教育的军人、高科技配备,以及三军的关系紧密,因此超越马来西亚和其他的潜在对手。
迪姆赫克斯利说, 如果新马两国开展,将会是以下结果:
新加坡会在凌晨4时,开始攻击彭亨的关丹及槟城的北海,破坏空军基地的飞机跑道,以及攻击位于吉隆坡的马国国防部总部、国油双峰塔和吉隆坡塔。新加坡军队将占据柔佛州的主要道路和马六甲,并且在中午“占领”柔佛。。。
注:以上资料摘自《联合早报》和《军事文摘》2004年第10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