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答|共 61 个

豆包妈妈 LV19

发表于 18-7-2011 12:26:23 | 显示全部楼层

樱桃小宝贝 发表于 18-7-2011 11:37
哎呀豆包妈,你就别管他们了!自己的孩子身体状态自己最清楚嘛,新加坡人没事就是干着急!上次我女生病,本 ...

呵呵~~~谢谢小樱桃~~
刚才豆包外婆打电话说豆包头很热
也着急了
让俺火速带着看医生
俺让她再给豆包试试体温
俺还在静候佳音呢
祈祷  

大刚需 LV16

发表于 18-7-2011 12:38:36 | 显示全部楼层

豆包妈妈 发表于 18-7-2011 12:23
你真幸运啊
能找个负责任且能对症下药的诊所医生
俺觉得是个很不容易的事涅

新加坡的诊所医生的效率超高, 我家附近的都是3分钟左右看一个病人.
所以一天上百个看下来, 可谓悦人无数, 怎么着都比我自己有经验.

所以我是很放心的带去看的. 是否听他的, 另当别论 :D





豆包妈妈 LV19

发表于 18-7-2011 12:54:49 | 显示全部楼层

大刚需 发表于 18-7-2011 12:38
新加坡的诊所医生的效率超高, 我家附近的都是3分钟左右看一个病人.
所以一天上百个看下来, 可谓悦人无数, ...

嗯~~是的~~图个安心

EvenMorn LV8

发表于 18-7-2011 12:55:09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EvenMorn 于 18-7-2011 13:06 编辑

http://www.37ct.com/thread-42137-1-1.html
辛卯年运气药食谱(更新:三之气参考方)

辛卯岁(2011年1月20日-2012年1月20日),水运不及,阳明燥金司天,少阴君火在泉。一年上中凉寒,下反热。灾一宫,北方水位受邪。

初之气(大寒1月20日-春分3月21日):主气厥阴风木,客气太阴湿土。主胜客,为小逆,木克土,土克水。主气厥阴风木接去岁在泉之气疏泄更盛,水气消耗尤甚,再加客气湿土来乘,一泻一克,水何以堪。风湿流行,关节受病,腹满身重,腰痛跗肿,筋骨淖泽、小便不利之疾难免。亟当固肾,扶其坎阳以利水:药食宜苦以坚之,温以暖之,可苍术、茯苓、芍药、甘草、附子之属调之。

初之气外感发热参考方:
白芍3,炙甘草2,苍术2,茯苓2,黑附子1,菟丝子3,生姜三片,大枣两个掰开
开水泡服,上午九时,下午四时,晚睡前服。三剂内见好就收。

二之气(春分3月21日-小满5月21日):主气少阴君火,客气少阳相火。两火相值,炎上宣散。前水受伤,今火又盛,肾气何以封固。“二之气,阳乃布,民乃舒,物乃生荣。厉大至,民善暴死”。亟当降其相火,清其君火:上宜苦降酸收而下宜温固,可以柴胡龙骨牡蛎汤、半夏泻心汤或小柴胡合酸枣仁汤、栀子豉汤、黄连阿胶汤之类救之。

二之气发热参考方:
柴胡4,黄芩2,枣仁2,知母2,川芎2,茯苓2,半夏2,党参2,炙甘草2,菟丝子3,枸杞子3,生姜四片,大枣三个
开水泡服,早七时,中午十一时,下午四时服。二剂。

三之气(小满5月21日-大暑7月23日):主气少阳相火,客气阳明燥金。燥气下临,木气受制,“凄沧数至,木伐草萎,胁痛目赤,掉振鼓慄,筋痿不能久立”。相火上冲,燥邪下乘,“燥极而泽,民病寒热”。上宜苦,下宜辛,可分阴阳体质以柴胡桂枝汤、大柴胡汤之辈调之。

三之气发热参考方:
柴胡4,黄芩2,半夏2,干姜2,枳实2,大黄1,白芍3,生姜三片,大枣两个掰开
开水泡服,早七时,下午四时,晚睡前服。一剂。不好再服一剂。见好就收,不必服完。


四之气(大暑7月23日-秋分9月23日):主气太阴湿土,客气太阳寒水。“四之气,寒雨降,病暴仆,振慄谵妄,少气,嗌干引饮,及为心痛痈肿疮疡疟寒之疾,骨痿血便”。寒湿之气用事,土克水,水克火,火气内郁而疮疡发。当辛温以宣散之:宜麻黄理中、小青龙辈治之。

五之气(秋分9月23日-小雪11月22日):主气阳明燥金,客气厥阴风木。“春令反行,草乃生荣”,木气郁久而发,收气不政。又兼太阴之胜厥阴来复,“厥阴之复,少腹坚满,里急暴痛,偃木飞沙,倮虫不荣,厥心痛,汗发呕吐,饮食不入,入而复出,筋骨掉眩,清厥,甚则入脾,食痹而吐。冲阳绝,死不治”。怒气太盛,风动不止,当助水收之,苦以泻之,酸以收之,甘以缓之:可芍药甘草附子汤、真武汤之类以调之。

六之气(小雪11月22日-大寒1月20日):主气太阳寒水,客气少阴君火。“终之气,阳气布,候反温,蛰虫来见,流水不冰,民乃康平,其病温”。“岁少阴在泉,热淫所胜,则焰浮川泽,阴处反明。民病腹中常鸣,气上冲胸,喘不能久立,寒热皮肤痛,目瞑齿痛(出页)肿,恶寒发热如疟,少腹中痛,腹大,蛰虫不藏”。火气宣散,藏令不举,当咸以软之,寒以收之:可以泻心、承气辈降之。

----------------------------------
小儿食疗参考方
一、祖方姜枣汤:

生姜三片,大枣两个掰开,红糖一匙。(注:如舌红瘦或通体无苔,面色发红者,可将生姜换成山楂三个掰开。)


二、加减仁子汤(单位/克):

1、咳喘、鼻塞加杏仁4.5,苏子2

2、厌食、便秘加砂仁2.5,莲子5

3、腿软、磨牙加益智仁0.5,菟丝子3

4、多动、弱视加桃仁1.5,枸杞子4

5、多汗、易醒加枣仁1,五味子3.5


三、发烧加味(单位/克):

1、无汗加苏叶4,陈皮2

2、有汗加防风3,白术2


四、用法:

加味方与姜枣汤同以开水泡服,有哪组症状则加入哪组方,可以多选。例如发烧无汗咳喘,可选用:
苏叶4,陈皮2,杏仁4.5,苏子2,生姜三片,大枣两个掰开,红糖一匙。
早七时,中午十一时,下午四时各服一杯。不拘天数,见好就收。如觉不适,随时停服。
姜枣汤如觉适应可于每天早饭前服一杯。


注:时行感冒请参考置顶的《近期发热提示》。

http://www.37ct.com/thread-21546-1-1.html

gisela1102 LV4

发表于 18-7-2011 13:07:16 | 显示全部楼层

没什么事得,新加坡人不懂的,感冒么喝点水,把毒和细菌排掉就好了。

豆包妈妈 LV19

发表于 18-7-2011 13:28:14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抗不住老娘的唠叨
拿了半天假带豆包看医生

Daniel2007 LV12

发表于 18-7-2011 13:50:21 | 显示全部楼层

不发烧的病都还好,发烧的病看医生(西医)是必要的,俺咨询过无数的中医西医,这个大前提要把握好。

咳嗽俺更是“专家”了,一开始的小咳嗽要小心护理,不要像俺家的慢性咳嗽(体制问题).....

我觉得医生要看,吃不吃药是另外一回事

点评

我也看那家,感觉还不错。起码我老公吃完他的药还挺管事儿的,而且比楼下那家便宜。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18-7-2011 22:38
前面不能回复你的点评, 我家常看的庸医地址: 三巴旺地铁站2楼. 就那几种药, 颠来倒去的. 主要是离我家近, 而且公司有医疗卡包小孩. 我们就一直那了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18-7-2011 14:01

trespasser LV11

发表于 18-7-2011 14:22:55 | 显示全部楼层

不好意思啊,豆妈,之前是我建议你不用着急看医生,希望小豆包的病快点好!

沈庄奶奶 LV7

发表于 18-7-2011 15:33:52 | 显示全部楼层

这样的事情我也遇到过很多次,但是我是在中国遇到的,而且这样说我的是我妈妈和我家大姑子,她们也很迷信医生和药物的

我到了这里就耳根清静了:victory:

沈庄奶奶 LV7

发表于 18-7-2011 15:35:36 | 显示全部楼层

感冒是自限性疾病,一般1-2周会自动痊愈,

但要是发高烧,或者发烧超过3天最好去看下医生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