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愿意孩子做个快乐的中间阶层吗?

2011-07-17 · 4902 阅读
本帖最后由 bluesky88 于 17-7-2011 21:17 编辑

鲁宾逊漂流记》中鲁滨逊的父亲在他一心一意想要航海时劝慰他的话。

我父亲头脑聪明,为人慎重。他预见到我的意图必然会给我带来不幸,就时常严肃地开导我,并给了我不少有益的忠告。
一天早晨,他把我叫进他的卧室;因为,那时他正好痛风病发作,行动不便。他十分恳切地对我规劝了一番。他问我,
除了为满足我自己漫游四海的癖好外,究竟有什么理由要离弃父母,背井离乡呢?在家乡,我可以经人引荐,在社会
上立身。如果我自己勤奋努力,将来完全可以发家致富,过上安逸快活的日子。他对我说,一般出洋冒险的人,不是
穷得身无分文,就是妄想暴富;他们野心勃勃,想以非凡的事业扬名于世。但对我来说,这样做既不值得,也无必要。
就我的社会地位而言,正好介于两者之间,即一般所说的中间地位。从他长期的经验判断,这是世界上最好的阶层,
这种中间地位也最能使人幸福。他们既不必像下层大众从事艰苦的体力劳动而生活依旧无着;也不会像那些上层人物
因骄奢淫逸、野心勃勃和相互倾轧而弄得心力交瘁。他说,我自己可以从下面的事实中认识到,中间地位的生活确实
幸福无比;这就是,人人羡慕这种地位,许多帝王都感叹其高贵的出身给他们带来的不幸后果,恨不得自己出生于贫
贱与高贵之间的中间阶层。明智的人也证明,中间阶层的人能获得真正的幸福。《圣经》中的智者也曾祈祷:"使我既
不贫穷,也不富裕。"他提醒我,只要用心观察,就会发现上层社会和下层社会的人都多灾多难,唯中间阶层灾祸最少。
中间阶层的生活,不会像上层社会和下层社会的人那样盛衰荣辱,瞬息万变。而且,中间地位不会像阔佬那样因挥霍
无度、腐化堕落而弄得身心俱病;也不会像穷人那样因终日操劳、缺吃少穿而搞得憔悴不堪。唯有中间地位的人可享
尽人间的幸福和安乐。中等人常年过着安定富足的生活。适可而止,中庸克己,健康安宁,交友娱乐,以及生活中的
种种乐趣,都是中等人的福份。这种生活方式,使人平静安乐,怡然自得地过完一辈子,不受劳心劳力之苦。他们既
不必为每日生计劳作,或为窘境所迫,以至伤身烦神;也不会因妒火攻心,或利欲薰心而狂躁不安。中间阶层的人可
以平静地度过一生,尽情地体味人生的甜美,没有任何艰难困苦;他们感到幸福,并随着时日的过去,越来越深刻地
体会到这种幸福。
版块:
子女教育
关注下面的标签,发现更多相似文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回答|共 40 个

狮城北京 LV7

发表于 17-7-2011 21:43:35 | 显示全部楼层

我愿意。
准确地讲,我非常希望孩子们能够快乐地生活于“中庸之道”。

小飞猪 LV16

发表于 17-7-2011 22:24:35 | 显示全部楼层

非常愿意,也不得不愿意,咱孩子本来就是普通孩子啊。

新睿 LV15

发表于 17-7-2011 22:27:39 | 显示全部楼层

很愿意,可是中间阶层好像也需要付出努力呢

xuemei166 LV16

发表于 17-7-2011 23:27:09 | 显示全部楼层

周围的医师、翻译、飞机师、律师......
好像是这种状态--我所喜欢的中庸
孩子能拥有这样的人生,当然好
只是他对于人生价值的判断也许与我不同
他当然做他喜欢的那个自己
我愿意 可不知他喜欢吗?

vivocity2010 LV5

发表于 18-7-2011 09:38:49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个世界上太多人在这个阶层!没有什么问题!

fang72恐龙 LV5

发表于 18-7-2011 09:40:32 | 显示全部楼层

如果能做,那真是太好了,只怕能做中间阶层也不容易

陪读娘娘 LV17

发表于 18-7-2011 09:50:53 | 显示全部楼层

努力的爬。。。就为了成为社会指导层。。。

实在爬不上去,那就只能中间层了。。。

明年PSLE LV16

发表于 18-7-2011 10:35:53 | 显示全部楼层

我想给孩子的是人生,不是权钱。
人往往就是向往自己缺少的东西,比如权贵。
人的一生很短暂很短暂,如果可以,我想给孩子的只是人生。

jjrchome LV16

发表于 18-7-2011 12:17:0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jjrchome 于 18-7-2011 12:18 编辑

苏轼曾作洗儿诗》,云:人皆养子望聪明,我被聪明误一生。惟愿孩儿愚且鲁,无灾无难到公卿。
世事难料,佳愿难如。《洗儿诗》写罢不过十个月,苏轼的儿子不幸夭折于金陵,苏轼作悼诗云:“。。。归来怀抱空,老泪如泻水。。。我泪犹可拭,日远当日忘。母哭不可闻,欲与汝俱亡。故衣尚悬架,涨乳已流床。感此欲忘生,一卧终日僵。。。”
可怜天下父母心,“无灾无难”已属难得,又何敢奢望“到公卿”呢?

后明末清初钱谦益作《反东坡洗儿诗》:“东坡养子怕聪明,我为痴呆误一生。还愿生儿鐶且巧,钻天蓦地到公卿。”

钱谦益的儿子如何不得而知,而他本人还真做到了“鐶且巧,钻天蓦地”。作为顾炎武和郑成功两位抗金英雄的老师,“女中英豪”柳如是的老公,南京礼部尚书,钱谦益却带头向金兵投降了。当兵临城下时,柳劝钱死战,钱不敢。柳氏又劝他与其一起投水殉国,钱沉思无语,最后说∶“水太冷,不能下”。柳如是“奋身欲沉池水中”,却给钱谦益拉住。 最后钱谦益率诸大臣在滂沱大雨中开城向多铎投降。降金后,钱谦益为世人所不齿,后被人陷害入狱,无人相助。幸得柳如是四处奔走,救出了钱谦益。钱对此感慨万千:恸哭临江无孝子,从行赴难有贤妻。看来他的儿子也实在是不怎么样!后来钱谦益病逝,34天后柳如是自缢身亡。

苏轼和钱谦益皆望其子能到公卿”。然而,想要“无灾无难”的是白发人送黑发人;立志“钻天蓦地”的却只能苟延以得活。人生如梦,上层中层我等岂能得知! 《编辑部的故事》里曾有言:“跑在前面挨闷棍,走在后面全没份”。进亦忧,退亦忧,人生何时而得其乐?

12345下一页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