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达国家也有,法德家庭孩子补习费一年达54亿元

2011-06-07 · 1247 阅读
(布鲁塞尔路透电)私人补习业在欧洲蓬勃发展。最新调查显示,法国和德国的家长们不惜每年花上30多亿欧元(约54亿新元)为孩子请家教。

欧洲大陆补习成风

  这份欧盟的报告说,整个欧洲大陆补习风盛行,虽然各国家长花费的补习费用不尽相同,但父母们拿出越来越多钱,让孩子在国家规定的教育之外接受额外提升,却是不争的事实。
  除了正课之外的影子教育shadow education)耗费了大量钱财,报告也指出,这股趋势正在加深欧洲的不平等,因为富有家庭的孩子更能接受额外补习,由此产生的分裂会具有长远社会意义。
  这份报告《影子教育的挑战》上周公诸于众,作者布雷说:影子教育的范围如此之广,已经对社会公正、知识经济、学校工作和孩子及家长的生活造成强烈影响。
  这份报告是过去四年不同国家协力合作的研究结果。报告显示,法国影子教育产业2007年的产值为22亿欧元,而且估计每年增幅10%左右。
  在德国,每年的补习花费约为9亿至15亿欧元,大部分用于帮助中学教育。在法国和比利时,每小时的补习费可能超过30欧元。
  南欧各国因为教育落后于北欧,增加额外教育的风气更盛。塞浦路斯、希腊、西班牙和葡萄牙的家长都把大量钱财花在孩子身上,在塞浦路斯和希腊,家长支付的家教费用相当于政府公共教育开支的20%
  即便国民教育排名世界榜首的斯堪的纳维亚国家,额外教育也在增加。
  授权撰写报告的欧洲委员会教育和文化部负责人特鲁什科申斯基说:真正需要帮助的学生得到的私人补习要少得多,更多是让那些早已成功的幸运儿保持竞争优势。

调查发现,寻求家教的多为富有的城市家庭,而不是工薪阶层
版块:
子女教育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回答|共 8 个

5095 LV15

发表于 7-6-2011 12:20:34 | 显示全部楼层

刚刚逛一个北美的网站,一个妈妈在那说,‘以后谁跟我说美国的孩子没有家庭作业我跟谁急’,她的儿子在美国读K2。

LV15

发表于 7-6-2011 13:03:01 | 显示全部楼层

真正需要帮助的学生得到的私人补习要少得多,更多是让那些早已成功的幸运儿保持竞争优势。

这一句是要点。父母当然希望自己辛苦努力得到的东西能够帮助下一辈在竞争中处于优势地位。本来生物竞争也是一样的,无可厚非。要平等,应该政客们去努力改善国家的教育体系和分配体系,保证普通人也能够过着不错的生活和只要愿意努力就有向上走的路和门,而不是指责家长们把孩子送去补习。

点评

AUG
说到天下父母心里去了。精辟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11-6-2011 10:29

vivocity2010 LV5

发表于 7-6-2011 15:38:1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vivocity2010 于 7-6-2011 15:42 编辑
磐 发表于 7-6-2011 13:03
真正需要帮助的学生得到的私人补习要少得多,更多是让那些早已成功的幸运儿保持竞争优势。

这一句是要点。 ...


所以在那里,都有父母为孩子设计铺路的事,这是人之常情!
“让孩子自由发展”,那只是拿来骗穷人的把戏!姐才不信这个传说!

点评

呵呵,是这么说的。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12-6-2011 09:29
AUG
哈。。。这个也说得好,一针见血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11-6-2011 10:30

5095 LV15

发表于 7-6-2011 16:34:06 | 显示全部楼层

所以让孩子在新加坡长大,受教育,就不能‘让孩子自由发展’。。。

点评

AUG
古今中外,对孩子放任自流只能害了孩子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11-6-2011 10:31

vivocity2010 LV5

发表于 8-6-2011 14:26:29 | 显示全部楼层

山谷无回声 发表于 7-6-2011 16:49
为什么不能?

我觉得他的原意是“不愿意!”

5095 LV15

发表于 8-6-2011 16:33:27 | 显示全部楼层

是的,新加坡政府强调精英教育/制度,欧美又何尝不是,在这样的社会里,让‘孩子自由发展’就是政客玩的骗穷人的把戏。

AUG LV16

发表于 11-6-2011 10:29:00 | 显示全部楼层

让那些早已成功的幸运儿保持竞争优势
本文来自 新加坡狮城论坛 <https://www.sgchinese.net> 原文链接:http://bbs.sgchinese.net/thread-4534914-1-1.html

细想也真是这个理

中国大陆多年前不也流行这样一句顺口溜:有大钱读大书,有小钱读小书,没钱别读书。
其实我觉得国外的一些教育制度比中国要人性化多了,设有各种奖学金,让平民出身的一些好学生有个平等竞争的机会。

OLYMATHS LV4

发表于 13-6-2011 13:44:28 | 显示全部楼层

很多人家长不明白智力的早期投入的重要性。因为他们本身自己也没有搞清楚,为什么自己在今天会成功、或者失败?除了自己的个人机遇,有哪些经验可以用来规划在孩子身上?

过去的家长很注重智力投资,甚至不惜家庭收入的一半用做教育。而现代的家长却投入到让孩子享受中。价值观的不同导致了“富不过三代”、“创业容易守业难”等等这些现象。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