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答|共 65 个

WAYNEWEI LV18

发表于 15-5-2011 03:58:08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North-West 的帖子

前面说了,只要你离开原来的地方,别说去国外,就算去另一个城市都会面对生活问题。楼上还有人提到去海南什么的,在新加坡遇到的生活问题在海南一样会遇到。

我实在不明白这里一堆反对声音。楼主都暗示“考虑到国内的情况”了,肯定他们父母是对国内的生活不满。我知道身家超过1千万人民币的人多了,80%都想移民到国外。

如果移民国外,新加坡起码比其他地方好适应多了。

至于说什么生活问题。每个家庭都不一样,每对父母都不一样,谁知道楼主的父母说不定很适合新加坡?我前面说了,我见到的几对父母都很适应新加坡的生活。

重点的是,什么东西重要过享受天伦之乐?将来有小孩,带带小孩,看看电视,看看报纸,找人下棋打牌什么,呼的一天就过去了。什么叫寂寞?在我看来,没有跟孩子在一起才叫寂寞!

人之一生 LV5

发表于 22-5-2011 16:18:08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铁板烧饭 的帖子

我个人建议双方父母不要来这边定居或是养老,不现实的

North-West LV10

发表于 22-5-2011 19:11:18 | 显示全部楼层

WAYNEWEI 发表于 15-5-2011 03:58
回复 North-West 的帖子

前面说了,只要你离开原来的地方,别说去国外,就算去另一个城市都会面对生活问题 ...

你讲的有一定道理,没什么要反对的,天伦之乐固然重要,只是我看的角度不太一样,希望给楼主多点可行性分析。(现实生活往往要复杂一些,婆媳矛盾也是“天伦之乐”的一部分哦,搞不好的话,这个苦恼可比乐趣要大)

其实,我只是提醒楼主1c , 1d而已,不少人可能会忽略

因为他的情况和你楼下的父母可能不太一样,你看到的可能都是过来住几年,顺便带孩子的,不一定是终身养老。

更关键的是你楼下的,有几个是带着200万新币过来的?所以情况可能很不一样

一般来说,就所谓“落差”而言。越是国内过的一般的可能越是在这边开心点
越是在国内过的舒服,有公车有地位的,可能承受落差会大点

反正,还是过来住个一年半载试试看比较好

WAYNEWEI LV18

发表于 23-5-2011 11:22:26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North-West 的帖子

我举的例子都是那些父母打算一直留在新加坡的那种。不是你说的那种短期的。

你们有个误区,总觉得在国内有1000万人民币的人就会过得很好。告诉你,首先是不一定。其次就是就算过得好,富人的要求跟你们想的不一样。比如富人更加重视安全环境食品卫生等方面。李连杰为什么选择新加坡?按他的说法就是安全和环境占很大的比重。

至于你说什么有公车有地位。还在位的人会出国呆着?(除了潜逃的那种)愿意过来的都是退休了的。退休了什么公车什么地位都没了,想得开的无所谓,想不开的在国外还舒服一点,眼不见为净么。

至于又提到的什么婆媳矛盾什么。别忘记了,那是就算在国内,只要一起生活,都会面对的。这个跟来新加坡生活无关。提醒你们,很多问题是普遍的家庭和人生问题,跟来新加坡无关。比如我有个朋友,来新加坡几年胖了20公斤,就说是新加坡害的(当然有点开玩笑)。请别把你们在新加坡遇到的所有问题都归咎为“在新加坡”才有的问题。

North-West LV10

发表于 23-5-2011 12:31:44 | 显示全部楼层

WAYNEWEI 发表于 23-5-2011 11:22
回复 North-West 的帖子

我举的例子都是那些父母打算一直留在新加坡的那种。不是你说的那种短期的。

我绝对不是反对楼主父母过来,只是提供多一点现实考虑让他预先了解和排解而已。

楼主的情况你也不太了解,他们是铁了心过来?是尝试过来会不会过的更好?还是避免一些国内的生活环境才过来?我们都不确定

所以不要信誓旦旦,讲到好像一定是过来一起住更好。

至于你在楼下的经验,很可能不太一样不要经验主义

“有几个是带着200万新币过来的?”

North-West LV10

发表于 23-5-2011 12:41:14 | 显示全部楼层

李连杰选新加坡绝对是因为:

1,税率低(首要)
2,没有遗产税

3,其次才是安全,环境,出入境方便什么的

人家怎么可能说我是图低税率?。说跟做不一定是一致的。
在美国和新加坡同时有的选的情况下,选新加坡,低税一个很大的优势

至于又提到的什么婆媳矛盾什么。别忘记了,那是就算在国内,只要一起生活,都会面对的。这个跟来新加坡生活无关。提醒你们,很多问题是普遍的家庭和人生问题,跟来新加坡无关。比如我有个朋友,来新加坡几年胖了20公斤,就说是新加坡害的(当然有点开玩笑)。请别把你们在新加坡遇到的所有问题都归咎为“在新加坡”才有的问题。
---------------------------------------------
至于“婆媳关系”的风险,同在一个城市,甚至同住一起要比一个在国内一个在国外的情况,其发生概率大大提高,所以你说跟他们来新有没有关系?

我们可没有归咎什么“在新加坡”才有的问题,你讲话要小心点

WAYNEWEI LV18

发表于 23-5-2011 12:55:15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North-West 的帖子

我只是提供正面的证据。负面其他人都说了,我不必再重复。我一点也没有信誓旦旦地说楼主父母来了之后一定会更好。相反,是楼上很多人一口咬定来了之后更不好。我是针对有些人的看法提出反证。我反对更不好的说法,不等于我认为来了之后会更好。我唯一敢确定的是,对于中国人父母来说,如果出国的话,新加坡肯定是最容易适应的国家之一。

而且我只是针对“在新加坡”这点。个人家庭等问题,楼主自己应该了解和去解决。首先一点我说过了,个人家庭问题与这个其实无关。那些问题即使不来新加坡长住也是会有的。比如你提到的婆媳问题,只要住一起都要面对。除非楼主永远不要和父母住在一起。

至于你说的我经验主义的说法,那就更不对了。我一再强调是”我认识的几个“”正面“的例子而已,换句话说,我认识的负面的例子也有,我不提而已,而且我不认识的情况如何,我更是不知道。经验主义的反而是其他人,把那些生活的问题全都当做楼主父母过来新加坡一定会遇到的问题。按照他们的看法,楼主父母别说出国,连换一个地方住都成问题。


WAYNEWEI LV18

发表于 23-5-2011 14:04:39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North-West 的帖子

你说我"讲话要小心点",我可是小心得很。
我说“请别把你们在新加坡遇到的所有问题都归咎为“在新加坡”才有的问题。”
看清楚,我说别把“新加坡遇到的所有问题”,也许有些问题是新加坡特有的(比如天气特别热等等),但也是有很多问题是普遍性的。那种跟来不来新加坡没有关系。
我引用李连杰的例子,也是说”按照他的说法”

而你呢?你说“李连杰选新加坡绝对是因为”
你怎么知道人家就是“绝对"是那个原因?你有什么客观的证据能证明别人的想法?请别拿你的猜测当事实。你不是他怎么知道他真实的想法?

请记住一点,你猜测可以,但别“信誓旦旦”地认为你是对的。关于有钱人选择新加坡的原因,我这里有个例子。再次强调是我个人知道的个案。我刚来新加坡的时候,知道有个从中国过来的年轻人。他爸爸据说是当地首富。他说他爸爸被绑架过一次,给了几百万赎金后,绑匪还是要把他爸爸锁在车里,然后放火烧车。很幸运地他爸爸竟然逃脱了。之后他爸爸跟他说,我还要在中国赚钱,但你最好离开中国,永远别回来了。然后他爸爸就把送来新加坡了。

除了这个案子,还有一个。是我认识的做生意的前辈。去年被人打了一枪(真枪),虽然没中,也把他吓得够呛。他很羡慕我可以在新加坡生活,说他自己赚差不多也要出国。

以上例子不能说可以代表全部有钱人的想法,但起码说明了一点:很多有钱人选择新加坡,不会像你说的什么逃税避税。别人我不敢说,如果我有钱,当我选择那个地方作为我生活的地方,我发誓绝对不是为了省那点税。美国虽好,但[关键词屏蔽]泛滥这点实在让我非常顾虑。在我看来,美国就是杀人抢劫者的天堂。


至于婆媳问题(那是说不完的话题,说到完都可以写小说了),更主要的是家庭问题,家人相处的问题。我说了,除非永远不和父母一起住,不然迟早得面对的。


North-West LV10

发表于 23-5-2011 16:16:08 | 显示全部楼层

你回其他人的帖子里的内容,就别放在回复我的帖子上面,这就是要“说话小心点”

我非常非常介意“被标签”,或者“被站队”(既然我没有“归咎”,就请不要说“你们”归咎。。。)

因为这实在让人很郁闷,不回应嘛,貌似认同你的观点;回应嘛,貌似全部赞同你所针对的楼上说的那些情况,你了解这种这个dilemma吗?这不是我们第一次为这种鸡毛蒜皮的事伤气了吧?你还没看清为什么吗?所以你还是一条一条的回复就好了,反正都是具体的小事

另外,这个帖子讨论的问题就像民众在听证会讨论三峡建设,我们都没有决定权

所以,我无意左右楼主的决策,仅此发表一些诸如,对生物多样性的潜在影响,对地质和环境的影响;你可以列举对于能源和防止水灾等的好处,但是不要给我站队就行。

WAYNEWEI LV18

发表于 25-5-2011 10:53:48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North-West 的帖子

原来是“归咎”两字。。。。。好吧,我取消这两字,改为”认为是”。

至于你说的“被标签”“被站队”。
首先我要说的是我针对问题而不是对人。你和楼上某人都提出一些家庭问题什么的。而我是针对这点而提出辩论。我没有否认这些问题的可能出现,而是认为这些是普遍的问题,跟是否在新加坡居住无直接关系。

其次,我得说,是否”被标签“是不由得个人意愿的。人在活在世上就肯定会被标签。比如身高,如果1米90就会被归类为“高个子”。比如你爱看足球就会被归类为“足球迷”等等。是否”被标签“是由个人的每项特点来决定的。只是说要尽量那种比如认为高个子就一定会打蓝球的”标签“。

上次的”其次“是我个人对你说的很讨厌”被标签“的一点看法。你若不同意就算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