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答|共 257 个

jefferykim LV7

发表于 18-3-2011 14:29:01 | 显示全部楼层

接触的新加坡家长不多,大部分是儿子同学的妈妈,感觉妈妈读过大学的比较重视教育,不输我们中国人,孩子学习也比较好,不排除有少数个别的。
例子一:儿子幼稚园同学,父母是医生,妈妈离职当家庭主妇,大儿子高才班,RI,二儿子高才班,南洋小学,老三是儿子同学,当时K2,补华文,学钢琴,小提琴,游泳。儿子毕业后没联系,估计老三也能学习不错。
例子二:也是儿子幼稚园同学,父母大学毕业,妈妈不工作,专管学习,大女儿名校小四最好班前五名。弟弟是儿子同学,学习钢琴,游泳学了一段时间,学校体操队的成员,假期去英国文化协会的假期班。
例子三,楼下邻居,爸爸做生意,妈妈马来西亚人,经济条件不错,貌似读书不多,但非常重视独生女儿学习,各种补习不断,才小一不知效果如何。
例子四:儿子小学男同学,爸爸医生,妈妈学历貌似不高,但很爱阅读,孩子也爱阅读,数学很好,又很怕输,是我儿子口中的学习好的聪明孩子。这妈妈不喜欢儿子压力太大,说明年就算考上高才班也不想去。

shima LV9

发表于 18-3-2011 14:43:04 | 显示全部楼层

小狮租房
看了前面的贴,结论似乎就是重视教育=孩子进IR、华中。

我觉得教育得好,不一定就是进名校。
我周围一些新加坡人,尤其是本地补习老师,他们的孩子不选择名校,因为越是名校的孩子越去补习,好也补,跟不上也补,孩子都很不快乐。(说的是新加坡人哈。)
很多孩子会选择父母读书的学校,比如能进 IR的成绩,最后选择了父母的母校德明。

能在这个论坛上走动的人,相信多数最少时大学生,要比也要把相同阶层的人比较,才更客观些。



5095 LV15

发表于 18-3-2011 14:44:17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5095 于 22-3-2011 10:45 编辑

我们的孩子, 得和本地的医生之类的孩子比. 不同的社会阶层的人的思维方式, 能力是很不一样的. 和女儿幼儿园的老师聊天, 得知他们同学(绝大多数是本地人)中从N2开始上各种补习班, 兴趣班的不是一个两个, 每年的毕业表演, 都有孩子表演弹钢琴.

点评

你们的孩子,可真牛~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2-3-2011 10:11

寂寞有害 LV5

发表于 18-3-2011 15:09:56 | 显示全部楼层

shima 发表于 18-3-2011 14:43
看了前面的贴,结论似乎就是重视教育=孩子进IR、华中。

我觉得教育得好,不一定就是进名校。

晕,难道德明不是名校吗?华中,RI不过是打个比方,直通车的学校及很多O水准的好中学都是名校。孩子能上这些学校是最低要求,我实在是不能接受孩子上220分的邻里中学。

点评

到哪个山坡,唱什么山歌, 父母的期望是好的 有些孩子是要晚点才能明白,才知道后悔二字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2-3-2011 09:48

doueyuan LV7

发表于 18-3-2011 15:29:31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寂寞有害 的帖子

还是要顺其自然,孩子实在进不了明校,不接受也得接受。

春满月圆 LV15

发表于 18-3-2011 16:04:30 | 显示全部楼层

jefferykim 发表于 18-3-2011 14:29
接触的新加坡家长不多,大部分是儿子同学的妈妈,感觉妈妈读过大学的比较重视教育,不输我们中国人,孩子学 ...

同意这个~~~

父母自身的教育背景
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他们对孩子的学业要求~~~

春满月圆 LV15

发表于 18-3-2011 16:07:05 | 显示全部楼层

邻里学校的有些学生
有的实在太过顽劣
打电话向父母投诉
父母说,老师,我们都很忙的,
你看怎么办好,就怎么办,你帮我教好他~~~:L

而且,不是孤立现象~~~

点评

如果父母都不管,老师还管什么呀。一般我的态度都是:非常感谢老师的及时投诉,然后问老师我该做什么,老师往哪指,我就往哪冲。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1-3-2011 00:11

LV15

发表于 18-3-2011 17:25:19 | 显示全部楼层

因为老公在做社区义工,所以我们有很多机会接触到很底层的新加坡人(不是指钱,有些自己当老板,还蛮有钱的,指文化),真的对孩子一点要求都没有,认识好几个孩子读ITE的。读五年的也不少。

也有要求高的。同楼里一家,妈妈是本地人,家庭妇女,爸爸是马来西亚华人,三个孩子小六小五小二,都是年级前几名,都没有任何补习,在学校参加很多活动。三个孩子都和我儿子是好朋友,说到他们在家里,写功课必须一次写对,如果用橡皮擦,弄得不干净,是会被打手心的。

jjrchome LV16

发表于 18-3-2011 17:51:5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jjrchome 于 18-3-2011 17:58 编辑

回复 春满月圆 的帖子

其实在国内也一样。小学三年级的时候,我们班一年换了三个班主任。第 一个男老师被气得吐血住院, 另一个女老师被一名同学压在桌子上暴打, 然后再也没见过她。别的班甚至有家长到学校来追打老师。第三位是一名退伍军官,他用一个星期的时间“收拾”了全班所有的杂碎并摆平了他们的家长,半年后我们就成了全校成绩和纪律最好的班,培养了多名优秀的大学生以及地区的高考文理状元,要知道此前我们学校从来没出过一名大学生。所以说,哪里都有顽劣的学生,关键在学校和老师。

点评

这个不错!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1-4-2011 23:09
哈哈~秀才遇到兵,学会了纪律和服从,好!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19-3-2011 03:39

4justice LV9

发表于 18-3-2011 18:02:0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4justice 于 18-3-2011 18:04 编辑

新加坡家中有钱的或有一定钱的似乎是并不去力争上游,因为他们信心满满,高中或poly毕业后,进不了本地这三所,他会花钱去澳州,加拿大仍至英国花钱读个大学,回来一样混。不过普通人家或大多数外国移民来说能走这条路吗?所以不争是不行的,另外即使你有钱,不向上,别忘了“富不过三代”就这是这样来的。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