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答|共 146 个

495132 LV14

发表于 14-11-2010 17:18:16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10# gydlsgp

您说的是交易量,不是交易习惯。
溢价是怎么造成的?
新加坡人都要有,也都依赖CPF。
新移民里头有些是家里人帮忙,有些自己在国内原本有些钱,有些在拿到PR前也是工作证各种各样。
总之钱没放到CPF,也就是有些现款的积蓄才买房子。
既然知道买主有现款卖主肯定要求多些现款,慢慢就造成OV的习惯了。
现在不管什么人买卖都会牵涉现款,除非是很烂的房子。

gydlsgp LV5

发表于 14-11-2010 21:57:20 | 显示全部楼层

小狮租房
本帖最后由 gydlsgp 于 14-11-2010 21:58 编辑

回复 111# 495132


是交易量啊,交易量才能反映市场.

本人不清楚溢价的来源,但看您的意思,好像是由于PR,才产生了COV.
所以想问,是什么时候有COV的,PR是什么时候可以买HDB的?估计也应该是98年以后了吧.

开始觉得要COV是件很奇怪的事情,但在和人聊天中,后来倒觉得这是新ZF给人民的一种福利~~~~

495132 LV14

发表于 14-11-2010 22:37:11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12# gydlsgp

此前的交易量也是有的,但是没有那么多的COV.
94年我买第一套房子的时候,市场上最多也就是3-5千给那些装修很好的房子。
后来有了PR进入市场,他们不可以买新的房子,只能在转售市场买,手里有现金。
不知道是谁,中介还是屋主,带动了这个COV的潮流。
PR本身没有什么选择性,是卖家市场,卖家说了算。
慢慢的,本地人为了自己心仪的房子,也加入竞争,价高者得啊。
就这样COV便成潮流了。
这不能算是一种福利,只能说是市场应运而生的情况。
老一辈人房子买得早的都赚到钱,我这一辈的,房子买得早的也捞了点。
现在年轻的,刚要买房的就没有便宜可捞了。
便宜的组屋都在比较偏远的地区,价钱也不便宜,转售却没那么大的需求。
在已发展的地区例如红山女皇镇大巴窑碧山即使偶尔有些新房子,要价也都吓死人。
在这些地方买的转售房子,估价就很高了,还要COV.
女皇镇5房式120平米左右的,卖到70多万,吓人吗?

qcm200 LV4

发表于 14-11-2010 23:11:39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gydlsgp

此前的交易量也是有的,但是没有那么多的COV.
94年我买第一套房子的时候,市场上最多也就 ...
495132 发表于 14-11-2010 22:37


组屋也这么贵了?我原来在西海岸高层住的时候,租的5房室才1100新币,房东说能卖到30万就马上出手。

495132 LV14

发表于 15-11-2010 00:06:37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14# qcm200


    我买的也是5房式,358000。但是现在的行情租整间也要2000。

q1w2 LV15

发表于 15-11-2010 00:36:01 | 显示全部楼层

现在买套四房的组屋,在central要多少钱啊?

maurice LV13

发表于 15-11-2010 08:22:18 | 显示全部楼层

PR 买HDB的比例不高吧?看到过报道,2手HDB市场,80%的买家是新加坡公民,COV 高跟 PR能不能买 HDB 根本没关系。新加坡中下阶层现在老喜欢用这个来指责PR搞乱市场,其实始作俑者是他们自己,话说那些住公寓,住私人地产,被enbloc的,有大把闲钱的富人们,以及那些好高骛远,非得买市中心HDB的年青人。

gydlsgp LV5

发表于 15-11-2010 12:36:23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13# 495132

我又查了下,那个数据不是交易量,是价格指数.从这个数据以及其他官方公开的数据来看,没有证据指示PR推动了COV或者说是房价上涨.
而且从您说的来看,94年就已经有COV存在.

之所以说是福利,从房价组成来看,是估价+COV,然后,以后的估价会参考上期的总价.很明显COV部分就就是给卖房者的纯福利.

不论在哪里,早买房子总是会赚的.

在看看世界上著名的城市,哪个又不是房价高得吓人.

qcm200 LV4

发表于 15-11-2010 12:49:17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qcm200


    我买的也是5房式,358000。但是现在的行情租整间也要2000。 ...
495132 发表于 15-11-2010 00:06


这位朋友看来对新加坡的房屋行情很熟悉,以后我找房的时候请多多帮助。

cyndi2005 LV5

发表于 15-11-2010 13:40:25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07# 495132

你的头两句话真是让人有点汗:公寓的质量和安全比组屋好很多, 公共交通虽然方便但是不省时间,公车等的时间太长了。再说,在国内的大城市的话,车和房子是基本生活品不是奢侈品啊。 俗话说“水往低处流,人往高处走", 如果有更好的生活可以过,为什么要自己降低自己的生活水平呢?

不过,楼主已经自己有了决定,就不劳别人费心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