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深水冒泡 于 25-9-2010 14:30 编辑
房市降温措施宣布后
组屋转售市场淡静 房屋经纪佣金少30%
顾功垒 (2010-09-25)
一系列房市降温措施推出后,受访的房屋经纪说这个月的交易难做,有的甚至连一宗买卖都做不成。而组屋转售市场已由两个月前的卖家说了算,变成买家“作主”的情况。
政 府实行房市降温措施把组屋买卖双方抛到两个极端,买家从一窝蜂抢房变成冷眼坐看溢价跌,有的甚至宁愿牺牲掉定金也要离场;卖家却不舍得梦醒,放不下曾经一度的“热市”,搞得房屋经纪两头不着岸。
国家发展部上月底宣布系列房市降温措施后,房屋经纪这个月日子比较难熬,有的甚至连一宗买卖都做不成,佣金缩水20%至30%。
多名经纪受访时都说,组屋转售市场已由两个月前卖家说了算,变成买家“当家作主”,两个月前买家担心屋价继续看涨而“抢”屋的情况已不再,而有些卖家则还活在两个月前的“热市”中,现金溢价开得不切实际。
一名陈姓经纪就说,有个女买主上个月底看中兀兰一个五房式组屋单位,现金溢价2万8000元,而且已支付了1000元的订金。
岂料,国家发展部隔几天宣布降温措施,女买主马上打电话给他,说1000元泡汤没关系,宁可暂时“按兵不动”,观望一阵子再说。而这个五房式组屋单位,至今还没找到买家。
这名经纪表示可以理解买家的做法,而同行中最近遭遇此类情况的也屡见不鲜:“买家说,订金损失1000元不要紧,因为溢价一掉,就不止掉1000元,而是几千元甚至上万元。”
不少经纪指出,有些卖家现在还开出五六万元溢价,实在不切实际。他说:“有些屋主认为,他近期才花十万元装修屋子,现在开八万溢价不为过;可是这个时候谁还愿意付八万现金?买家宁愿少付钱,买了屋子后,再根据自己的喜好来装修。”
受访的房屋经纪发觉,房市降温措施公布后,组屋转售交易比较难进行,屋主和买主纷纷采取观望态度。(档案照片)
有经纪指出,现在的问题在于即便有屋主愿意降低溢价,买家也未必领情。两个月前如果一间组屋放到转售市场上,平均两三个星期就交易了,而如今每周接待三四个买家上门看屋,几乎都显得“意兴阑珊”,做成交易的希望很低。
一名黄姓经纪说,有一个五房式组屋屋主上月叫出五万元溢价,降温措施一来,他虽然把溢价“割”掉四成,愿以三万元成交,可是却没有买家感兴趣。
一名林姓经纪说,35万元的组屋单位,溢价从五万掉到三万元,经纪佣金只不过少了400元,经纪不会因为少赚400元而不想做成这笔交易。问题是买家不为所动,经纪也奈何不了。
业者说,经纪通常平均每月完成一至三宗转售组屋交易,不过,这个月许多经纪至今的业绩还是一张白卷,估计是要吃鸭蛋了。
博纳集团(PropNex)总裁伊斯迈表示,房屋经纪本月业绩料跌二三成。他相信转售组屋市场两三个月后会趋稳。
戴德梁行转售部门助理副总裁王志勇说,房屋经纪这个月的生计的确受到影响,但估计是暂时性的。他说:“如果经纪懂得变通,还是可以靠租屋、私宅出售等赚取佣金。”
HSR营运总监兼项目执行董事刘凯丽说,一般房屋经纪平均月赚一万元,降温措施一来,这个月预料会少赚20%至30%,即两三千元。她认为,发展商还是有持有力(holding power),加之行情好、房贷利率低,如果私宅市场价格没有下滑,转售组屋市场应仍具吸引力。
业内人士同时指出,除了买家一窝蜂购房热忱被浇熄外,组屋转售交易淡静的其他原因,还包括私宅买家和永久居民这两个群体“退潮”。
王志勇说,拥有私宅的屋主若要购买转售组屋,必须在六个月内卖掉私宅:“以往一批买转售组屋来投资赚租金的私宅屋主,现在因为不想脱售公寓或有地住宅,因此已被踢出局。”
而那些在海外拥有房地产的永久居民,因为受新条例限制,不能同时拥有组屋和海外房地产,也因此却步转而租房。
业者指出,当卖家卖不出屋时,可能转而租房,只要租金跌5%至10%,相信很快就能找到租户。一名经纪说:“如果人家租2400元,你租2200元或2000元,当然是租得出去的。”
不过刘凯丽和王志勇均认为,尽管有屋主可能稍微降低租金,组屋租金市场当前还是相当稳定的。
《联合早报》
(编辑:叶文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