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答|共 93 个

小海豚妈咪 LV6

发表于 29-9-2010 01:00:44 | 显示全部楼层

很佩服楼主对事件的处理,就好像外交官在两国出现摩擦时不卑不亢维护主权,大快人心!
不过对于“同化”一意,也是没看明白……
我刚到新加坡,英语不好,听新式英语更困难。“华语”标准,华北人,教师出身,但听新式华语也经常觉得费力。倒不是听不懂他的发音,只是讲的结巴,词组句式那个别扭,语法混乱,单地铁上那句“如果您发现有任何形迹可疑的人物”(可惜今年来听竟比去年听得顺耳许多了)就够人无奈了,还有报纸上的错别字……
前一阵在一个聚会中听到许多纯正的华语,耳朵真是享受!北京的一家来5年了,全家还是一口京腔,包括10岁的儿子。我也是不会改自己的“口音”的。
据说新加坡电视华语频道是有几个从中国来的主持人,当初立志要匡扶新加坡的华语,结果到后来,自己也染上了新式用词。倒是常听得出租车广播里的主持人讲的标准,恍惚感觉是在国内呢

看滑雪场碰到国内同胞的例子,想起3000美金周游世界里,朱兆瑞也有一次碰到一群西装革履的国内爆发户,言行粗俗,不过他当时是告诉别人:那些都是日本人。让人偷笑一顿

小小一片云 LV11

发表于 29-9-2010 08:58:14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该帖被管理员或版主屏蔽

小小一片云 LV11

发表于 29-9-2010 09:32:14 | 显示全部楼层

同化案例5 (致所有的华文教育工作者共勉)
5 昨天给中三的学生上课,讲到了 “o“ 水准模拟考试中的一段话 ,我把它概括了一下:
   中国是最早产茶的国家,现今许多种茶的国家与地区,它们的茶种都直接或间间的来源于中国。英文中”tea "这个单词,是源自于中国闽南口音对茶的音 " te "。根据这个“te"的发音,然后再造出”tea "这个英文单词。而日本就直间把 “茶”这个字的音和义都引用过去,没有做任何修改。所以在日语中的“茶”就是中国所指的“茶”。
  结合这个例子谈点教学感想:
1 作为在新加坡从事华文教育,确实有着一些意想不到的难处,学生基础薄弱,但只要是一种美的东西,他们一定能接受的。就像上面例子所讲的,英语,日语里的词汇有些也是来源于华语。作为一个有5千年历史的语言本身是有着比别的语言更加优美的底蕴。
        降低华文标准来迎合学生,这是华文教育的一个死穴。
          2  在国内做了5年的课程改革,然后再来看新加坡的华文教改。P1 --P6 的教学改革到今年已经完成了。在新教材里删除了一些本土教育,而吸收进了一些中国古文学的元素,如P5 的 《不及段灵送我情》。大家一看就知道源自于哪里。而且小学阶段的华文比老教材的要求高,例如P6 的《红头巾》就是源自于  S1 高级华文的《红头巾与豆腐街》。
        明年中学华文新教材马上开始了。我看到中一试教版 的教材 ,已经把中三的课文,例如《球星马嘴》放进中一的教材里。
      而这些改变,都源自于中国。ZF会以更高的要求来巩固这一种语言基础。
       华文本身是一种非常优秀的语言,当它来到异国他乡起到一种文化传播作用时,作为从事教育工作的人 一定得用一种美好的心态让它发扬光大,而非本土化。

小小一片云 LV11

发表于 29-9-2010 09:52:27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62# 小海豚妈咪
其实并不否认文化的影响,
所以我在标题前加了一个 “也谈”。
只是希望  在国外生活能让  我们在与人交往时,对方能对我们的认识感同身受,并改变对我们作为中国人的一些不正确的看法,产生某些变化。

说到去美国大使馆签证,当初我也准备了很多英文的材料。但到那边后,我没有急于拿号,就在旁边观看了一些时间,发现前面几个 英文不是太好或有些表达不够准确的人都被拒了。
于是,急中生智,冲上去用华文跟他们交流。真的就过了。
其实,在有些场合,我们可以发挥自己的特长,对方肯定能感受到我们的诚意的。

逍遥居士 LV16

发表于 29-9-2010 10:53:12 | 显示全部楼层

自信不卑不亢很重要

jiyun11 LV13

发表于 29-9-2010 13:34:20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 小小一片云


    第一個例子不錯,我也會同樣做的。

   第二個例子不好,和同化完全沒關系,是替自己沒本事找借口。你在國外,當然最好要學人家的語言。我去東北就學東北話,去浙江就學浙江話,只不過是為了交流而已,和國家尊嚴沒關系。不要把什么都扯到國家高度。

第三個例子也不好,請問“你在國內也是這樣做嗎”?如果是這樣的,那你這個人非常不好相處,孩子打架太正常了,什么都扯到錢,真是可怕,我要是那個女的,也會離你遠遠的。

我家孩子和人打架了,打了別人我會去道歉,被人家打了我就忘記掉。

如果你在國內不是這樣的,那你還是自卑啊。其實到哪都一樣的,別人瞧不起又怎么樣?自己要是沒本事,別人瞧不起那是對的;自己要是有本事,別人瞧不起更不必在意。不要說是瞧不起,就算是瞧得起又有屁用,自己該怎樣就怎樣。

engjoylife LV9

发表于 1-10-2010 09:50:05 | 显示全部楼层

昨天给中三的学生上课,讲到了 “o“ 水准模拟考试中的一段话 ,我把它概括了一下:
   中国是最早产茶的国家,现今许多种茶的国家与地区,它们的茶种都直接或间间的来源于中国。英文中”tea "这个单词,是源自于中国闽南口音对茶的音 " te "。根据这个“te"的发音,然后再造出”tea "这个英文单词。而日本就直间把 “茶”这个字的音和义都引用过去,没有做任何修改。所以在日语中的“茶”就是中国所指的“茶”。  

小小一片云 发表于 29-9-2010 09:32

英语TEA源自闽南话????真的假的?。。。。而且闽南话中“茶”的口音跟TEA音貌似还差蛮远的。。。:L

angel_luo LV5

发表于 1-10-2010 10:23:11 | 显示全部楼层

同化案例5 (致所有的华文教育工作者共勉)
5 昨天给中三的学生上课,讲到了 “o“ 水准模拟考试中的一段话 ...
小小一片云 发表于 29/9/2010 09:32



    日本和韩国以前本来就是统统用的跟我们一样的汉语,中文,是从中国带去的语言文化。

日本是在公元九世纪在中国汉语的基础上改编了一套假名,变化了一些读音,但是很多字和音还是遵循中国汉语。

所以日语里面的茶,本来就是中文的茶,那本来就是正宗的中国字,不是日文。

angel_luo LV5

发表于 1-10-2010 10:24:59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小小一片云


    第一個例子不錯,我也會同樣做的。

   第二個例子不好,和同化完全沒關系,是替 ...
jiyun11 发表于 29/9/2010 13:34


比较同意你的观点。

我觉得孩子打架那个太有刺了,跟邻居应该友好点,人家都来道歉了。。。。。

jiyun11 LV13

发表于 1-10-2010 13:01:37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50# 小飞猪


    完全同意,楼主看似很彪悍,浑身带刺的,其实这么刻意,还是心里有点自卑。不然,真的没有自卑就有“平常心”了。


   我来新加坡已经四年了,说实话,还没有碰到一次别人对“我”有什么“特别歧视”的情况。反而感覺到很多友好的一面,当然,和我在中国也曾经碰到过很多友好的一面一样,没什么奇怪的。做一个值得别人尊重的人,无论你来自哪一个国家,这都是我们人生的一部分。

说到对“中国人的歧视”,昨天我还真碰到了一个。我刚刚搬了家,只有我和老婆两人住,结果前天早上就有人来敲我的门(当时只有老婆在家),请我不要再抽烟,并把烟蒂扔到他家的冷气机上。老婆和我就很奇怪,我们都不抽烟的,老婆解释了,可楼下的老大伯有点不太信。晚上上班我就去找他,明确再次告诉他我们没有抽烟的习惯。他就向我抱怨,说我那套房子前任屋主租给了十几个“中国工人”,结果每天抽烟,并且把烟蒂往外扔,他家的一个被子都被烧着过。说了无数次也没有用,因为那些人,人数多,又流动性大。每次出了事,上去找,还关着门不开。

虽然他提到了“中国”两个字,我却并没有多少被冒犯的感觉,因为他只是在陈述一个“事实”,那些人确实是“中国人”,我们每个人出了国,都要记住我们是整个国家的一部分,无论愿意还是不愿意。另外,如果换做是我,我也会对我们的同胞怒目而视。尊重别人才能赢得别人的尊重,,在被别人骂之后,是不是先要检讨一下自己是不是真有错呢。


他这么一提醒,我自己也注意到了,我的楼上也住着一大群不知道什么人,因为抽烟的缘故,每天早上都会大口地吐痰,为此我和老婆简直都要给他们恶心死了。所以,我猜楼上的老人要找的大概就是他们吧。


我不知道他们到底是哪国的工人,但无论是哪国人,他们都给自己的国家抹了黑,让楼下人对来自这个国家人的印象打了折扣。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