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答|共 44 个

海伦娜丝 LV16

发表于 11-3-2010 13:26:43 | 显示全部楼层

在新加坡这种可能性比较小。。。
天气太热了。。。。
Mavis_Li 发表于 11-3-2010 13:16

说的也是。。。

kaka' LV16

发表于 11-3-2010 13:54:43 | 显示全部楼层

我拿、我拿、我拿、拿、拿。。。。。。
海伦娜丝 发表于 11-3-2010 12:55



    :_ywsyll 这孩子彪了

shaoming82 LV17

发表于 11-3-2010 13:56:22 | 显示全部楼层

最近好多犀利哥的帖子哦

海伦娜丝 LV16

发表于 11-3-2010 14:02:52 | 显示全部楼层

最近好多犀利哥的帖子哦
shaoming82 发表于 11-3-2010 13:56

看来是我孤陋寡闻了~~~
前两天看了《新明日报》才知道出了这么个丐帮潮男。。。。

海伦娜丝 LV16

发表于 11-3-2010 14:03:43 | 显示全部楼层

这孩子彪了
kaka' 发表于 11-3-2010 13:54

见笑了。。。:P

shaoming82 LV17

发表于 11-3-2010 14:06:59 | 显示全部楼层

看来是我孤陋寡闻了~~~
前两天看了《新明日报》才知道出了这么个丐帮潮男。。。。 ...
海伦娜丝 发表于 11-3-2010 14:02
有段时间了,身世挺可怜的,本来是个二等功的抗洪英雄,结果老婆死了,自己疯了,在街头流浪7年。也许老天可怜他啊,让他出名,家里人好找到他,把他接回家。

kaka' LV16

发表于 11-3-2010 14:13:01 | 显示全部楼层

见笑了。。。
海伦娜丝 发表于 11-3-2010 14:03


:loveliness: 彪彪更健康。。。

海伦娜丝 LV16

发表于 11-3-2010 14:13:01 | 显示全部楼层

有段时间了,身世挺可怜的,本来是个二等功的抗洪英雄,结果老婆死了,自己疯了,在街头流浪7年。也许老天 ...
shaoming82 发表于 11-3-2010 14:06


      一位网友这样总结:众人的围观,与其说在欣赏一个帅哥,不如说围观一种“伤痕”。围观“伤痕”,痛的不仅仅是“犀利哥”一家。
    在正常人面前,“犀利哥”没有尊严;在城管面前,菜农没有尊严;在城市人面前,农民工没有尊严;在房子面前,蜗居者没有尊严;在权力面前,普通人没有尊严。

海伦娜丝 LV16

发表于 11-3-2010 14:17:38 | 显示全部楼层

主题:身世大白后,网民拿什么关注“犀利哥”?

  “犀利哥”真名程国荣,一个有精神障碍的流浪者,一个从鄱阳湖区走出来的普通农民。十年前,他到宁波打工,不久就与家人失去联系;十年里,他流落他乡,历经饥寒艰辛和身心疾病,至亲的妻子、父亲在去年的车祸中也不幸丧生。
  如此“杯具”身家的大起底,不知让曾经日夜追捧他的网民作何感慨?是不是也有一丝喧嚣过后的落寞与心酸?让人庆幸的是,这番热捧让远在鄱湖之滨的家人得到了失散多年的亲人的音信,并最终促成了亲人的相认、相聚。
  娱乐总会继续,至少不会因为一场闹剧的结束而嘎然收场。在网民集体无意识的追捧中,在被人娱乐和消遣一番之后,“犀利哥”,网民还会拿什么来关注你?
  “犀利哥”走红网络后,网民不仅关注他的消息,还美化他的外形,更猜测他的身世。面对虚拟的“乞丐王子”之谜,有人说他是抗洪英雄,有人说他曾是有车有房一族……不断强贴在“犀利哥”身上的标签,回头看来,不过是一个个将其美化加神话的“臆想”。
  显然,“犀利哥”并不犀利。他行走街头,并非都市走秀,只是居无定所;他眼神不屑,并非王子高傲,只是生活无常。因为身为流浪汉,他周边人如常的生活,都与己无关。食不果腹的他,最奢望的是能抽上一支解瘾的香烟。
  “犀利哥”也不懂得不混搭。他衣着褴褛,并非刻意装扮,只是穿无可穿;他头发蓬乱,亦非有意造型,只是无处梳洗。因为身为流浪汉,任春夏秋冬四季轮回,都难修边幅。衣不择饰的他,在这个春寒还暖的日子,还无法卸下身上一件御寒的冬衣。
  “犀利哥”之所以犀利,是因为“被犀利”。仁者见仁的网民,目光、言辞的锋芒太锐利了,以至于瞬间俘获并“秒杀”了无数网民。
  “犀利哥”之所以“混搭”,是因为“被混搭”。智者见智的网民,审美、想象的能力太超强了,以至于“乞丐面貌”也有“王子范儿”。
  当“‘究极’‘华丽’‘第一’‘极品’路人帅哥”这样无所不用其极的辞藻,被华丽地“混搭”组合,然后强行镶嵌在一个乞丐身上,互联网上的你、我、他,便从中获得了一种十分的快感与满足。
  这何尝不是一个现代版的“皇帝的新装”?安徒生再世,或许也要汗颜:在我的传世童话中,在那个虚构的王国里,参与夸耀皇帝新装的臣民阵容,哪堪与当今网络社会追捧“犀利哥”的网民阵容相比?!
  “看与被看”的“看客”模式,是鲁迅先生入木三分的发现。在鲁迅的小说中,“被看者”往往在“看者”贪婪的眼光中悲剧收场。“犀利哥”面对媒体一阵带泪仰天长叹、一句揪人心魄的“我害怕”,是对“被看者”的无奈挣扎。网络就像一面镜子,在这面镜子里你看到了他人,也窥见了自己。网民在充当“看客”围观他人时,不也围观了自己的寂寞和无聊的内心吗?
  也许,不应过多地要求网民什么。但从整个社会群体来看,或许应该反思。网络和网民的一些极端反常表现让人们看到,一些审美观正在歪曲,一些价值观正在缺失。应该呼唤的,是理性的网络人际交往与行为准则,是积极、健康、有为的网络秩序,更是作为个体应有的社会道德与责任。
  当然,不可否认的是,网络也是可爱的,很多网民的行为同样值得赞许。“犀利哥”火热之后,很多网民呼吁不要再过多打扰“犀利哥”,让他回归到自己原有的生活状态。在这些网民的推动下,“犀利哥”的生活处境引起了多方关注,被送进当地精神病院接受治疗,寻亲多年的家人也从老家前去团聚。一场心酸的闹剧,终归有了一个还算说得过去的结局。
  网络世界,喧嚣尘世。无数个传说,无数次自生自灭。“不要迷恋哥,哥只是个传说”,这句被广为娱乐、广为传唱的网络话语,也许“犀利哥”还闻所未闻,也许正是他最想对所有人说的。

海伦娜丝 LV16

发表于 11-3-2010 14:18:52 | 显示全部楼层

彪彪更健康。。。
kaka' 发表于 11-3-2010 14:13

你说的好像青岛方言。。。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