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答|共 80 个

xuemei166 LV

发表于 29-11-2009 13:05:34 | 显示全部楼层

盐水人 LV

发表于 29-11-2009 13:12:18 | 显示全部楼层

xuemei166 发表于 29-11-2009 13:05

这是移民局的,直接问移民局最好了。有总理公署的网页吗?可以把陪读妈妈的担忧传过去。

天天喜乐 LV

发表于 29-11-2009 13:15:39 | 显示全部楼层

这是移民局的,直接问移民局最好了。有总理公署的网页吗?可以把陪读妈妈的担忧传过去。 ...
盐水人 发表于 29-11-2009 13:12


担忧传过去?干吗要听你的?

盐水人 LV

发表于 29-11-2009 13:25:50 | 显示全部楼层

担忧传过去?干吗要听你的?
天天喜乐 发表于 29-11-2009 13:15


我有权不回答你任何问题,因为你太无聊了。

xuemei166 LV

发表于 29-11-2009 14:54:47 | 显示全部楼层

我觉得吧,咱们是成年人,办事要体现咱们的成熟与理性。
一个政府对自己的国民有责任和义务,我们不要把新加坡政府等同于自己的政府来要求,那就越过界了。

它的总理公署是为它的国人办事的机构,外国人事务归移民厅全权处理。他们的政府部门分工明确,职责清晰。总理公署的公务员不可能乱了程序,管移民厅的事的。

我曾经为了孩子的事,在议员接待民众的工作日去找国会议员,发现他们的权责分工非常明确。我以为找职位高的部长有效,部长说我应该找本区的议员处理,部长无权处理其他选区的事,接着将我的Case转到我所在的区去了。本区的议员把孩子的事转去教育部。

新加坡给咱们的孩子提供了一条路,我们就要有一份感恩的心。它是主人,咱是客人,它允许咱们的孩子成为PR,为咱孩子开了一扇门,便是咱的恩人,我们怎能以暂时的困难对恩人兴师问罪呢?
要不要进它这扇门,它是不强求的,是咱自己要申请,自投罗网。若主人招待不周,客人可以告辞,没有理由逼着主人为你做这做那,这不是为客之道呀~

新加坡政府肯定从本国利益出发制定自己的陪读政策,也就是说它对外国人提供的方便是有一个限度的。要求它们承诺更多,我觉得不太现实。明知不可为而为之,是为不智啊!

求人求不到,坏了自己的心情。集体上访,可能给自身难保的新加坡人更多攻歼政府陪读政策的口实,起到反作用。相反害了更多寻求出路的中国孩子。

求人不如求己。孩子也好、家长也好,提前做好准备:
1)16也好、18也好,我们知道,那就是孩子的独立日。提前训练生活自理,培养自律。

2)南洋、立化、RI、中正,每年从中国和区域招来奖学金得主,他们与咱们的孩子同龄,也是只身渡重洋,闯自己的前程啊。

3)妈妈们可以团结互助,大孩子的妈妈帮帮初来乍到的妈妈尽快适应环境,留下来的妈妈帮助离开的妈妈看护雏鹰。彼此服务,签3年的契约。孩子工作了,母子可以团聚了。先人下南洋,也是这样互帮互助的。新加坡的宗乡会馆就是这样来的。可不可以组织起来,搞个“陪读妈妈之家”呢?

4)与其找总理公署,不如找自己的政府代表--中国驻新加坡大使馆,关注陪读妈妈群体的困难,帮助自己的子民渡难关,尽父母的责任。

一己之见,不想争高低对错,只想与人有益。






天天喜乐 LV

发表于 29-11-2009 15:08:49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天天喜乐 于 29-11-2009 15:10 编辑
我有权不回答你任何问题,因为你太无聊了。
盐水人 发表于 29-11-2009 13:25


你更无聊,只有无聊的人才会去给“别人”所谓的“转帖”。

海伦娜丝 LV

发表于 29-11-2009 21:59:54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20# 水之女人

恭喜您了,不知能否把您的详细情况说一下。
比如:签证是几年的?孩子是不是pr等,谢谢您的信息。

欢迎好运 LV

发表于 29-11-2009 22:41:28 | 显示全部楼层

我觉得吧,咱们是成年人,办事要体现咱们的成熟与理性。
一个政府对自己的国民有责任和义务,我们不要把新 ...
xuemei166 发表于 29-11-2009 14:54


现在象这么有智慧的妈妈太少了,其实当年新加坡政府给陪读的政策是多么的优越,是谁让新加坡政府对

陪读妈妈的政策"苛刻"起来的?别怪新加坡政府无情,别怪新加坡女人敌视中国女人.换个立场来想想看,

就不难明白的.一粒老屎都会坏了锅粥呢.

天天喜乐 LV

发表于 29-11-2009 22:52:39 | 显示全部楼层

现在象这么有智慧的妈妈太少了,其实当年新加坡政府给陪读的政策是多么的优越,是谁让新加坡政府对

陪读妈 ...
欢迎好运 发表于 29-11-2009 22:41

很多人都在做业余中介,中介惹的祸,不管是阿狗阿猫都想方设法骗过来再说。

欢迎好运 LV

发表于 29-11-2009 23:21:17 | 显示全部楼层

其实很多陪读妈妈也真的处在两难境地,以前也跟那些妈妈们住过一段时间,先不论她们的好坏.她们的孩子有些是从八九岁过来的,四年级了,ABC非常的差,学校一直让她们的家长去见校长.要是让她们回去吧,也很惨的,我看到那孩子,数学经常拿手指起来算,四年级了呢,华文通篇都是错别字,妈妈要打黑工,没时间管,经常让我们教她的孩子华语,那几个孩子写出来的错别字经常让一个小同事笑到摸肚子喊痛.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