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vivocity2010 于 7-6-2011 11:31 编辑
新加坡私宅市场一直是政府避免直接出手干预,留给自由市场力量角力的领土之一。
近几年来,随着私宅价格和成交量的蒸蒸日上,房市产生泡沫的迹象浮现,政府自2009年9月起,一连推出了四轮降温措施,为房市灭火。
随着国家发展部新部长许文远新官上任,许多买家、发展商、分析师等,都在暗自猜测:政府接下来会对房屋政策作出怎样的改变?本文采访的各大房地产咨询研究机构分析师,提出了不同建议和看法。
可提高EC供应让组屋提升者圆梦
分析师建议,政府可增加执行共管公寓(Executive Condominium,简称EC)供应量,允许更多组屋提升者购买EC。另一方面,政府也应把EC买家的家庭收入顶限,从目前的1万元调高至1万2000元。
莱坊(Knight Frank)研究部主管方宝顺指出,目前共有23个完工的EC,政府从去年1月开始再次推出执行共管公寓,去年至今年5月期间共推出和卖出了10个地段。其中,位于榜鹅草场(Punggol Field)/榜鹅路的第11幅地段上个月招标截止。
一般上,EC比私宅便宜了10%至20%,不过规定至少要居住五年。
方宝顺说:“政府可考虑放宽现有条例。目前,发展商在推出新项目时,把95%单位留给首次买家,这个比例可考虑降低。” 卓登新达(Chesterton Suntec)研究部主管陈瑞谨建议,政府可在更好的地点推出EC地段,也可如组屋一般,同时推出多个地段,让发展商在投标时取舍,避免多方人马大手笔竞标同一地段。
与此同时,EC面积近期也有缩水趋势,陈瑞谨认为,政府应采取预防措施,规定公寓面积的最低要求。
政府不久前表示,正在探讨购买新组屋的家庭收入顶限由现有的8000元提高至1万元。分析师认为,如果政府这么做,应该把购买执行共管公寓的家庭收入顶限也提高2000元至1万2000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