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呐!身高越矮越容易患骨质疏松......
骨质疏松是一种骨骼新陈代谢的病症。 一般成人尤其是女性35岁过后, 随着新陈代谢会引致骨质流失, 当骨质流失的速度比吸收钙质快, 骨质密度逐渐减少, 骨骼变得愈来愈脆弱, 容易导致骨折。 但近日的调查结果却让人很意外, 国大医院针对1200多名亚洲中年女性进行调查, 结果发现身高每少10公分, 骨矿物质密度就会减少0.03%。 骨矿物质密度越少, 患上骨质疏松症的风险越高。
那不就是个子越矮, 越得忍受病痛折磨。 天呐,老天也太不公平啦...... 3万6000名在2010年至2017年之间, 因跌倒髋部骨折进入本地医院的病人。 当中,华族女性出现髋部骨折的概率, 比马来族和印族女性分别高出四成和九成。 这是因为新加坡华族女性一般较为瘦小, 跌倒出现髋部骨折的概率, 因此比其他种族的女性高出近一倍。
但若排除体重和年龄等因素, 华族和马来族的风险其实相似, 但仍不及印族来得低。 这是因为高个子的骨骼, 长期习惯承受更大负担, 因此一般上较为强壮。
随着人口老化,加上国人寿命延长, 医生建议身材矮小, 提前在40岁进入更年期的妇女, 尽早接受骨质密度检查, 了解骨质健康的情况, 并在必要时就医, 避免日后因为跌倒导致髋骨骨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