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圈1】最惨枪击案撼不动美国拥枪文化,现在买菜、带孩子大妈都背“狙”

2017-10-06 · 1948 阅读
美国拉斯维加斯赌城发生的大屠杀式枪击案,叫世人震惊。
凶手从酒店窗户居高临下,向不远处露天音乐会的数以万计群众开枪扫射,造成至少59人死亡,500多人受伤,是美国历来最严重的枪击案。
64岁的凶手帕多克在警方突击时开枪自杀,如此杀人后自杀模式是好莱坞电影中常见的情节,这次的现实版本更加骇人。警方从凶手藏身的酒店房间找到23把枪械,包括自动武器及多颗子弹。后来警方在他的住处另找到19支枪械、数千颗子弹和许多炸药,凶手住处简直就是一个[关键词屏蔽]库。


TIM截图20171006154025.png



根据警方提供的线索,目前已知的枪支武器型号包括:1支AR-15半自动步枪(射程1800英尺)、1支AK-47步枪(射程1080英尺);3支FN-15S半自动步枪(每支售价达800英镑,这种步枪被广泛使用于美国的军队);Sig Sauer(西格-绍尔)步枪(高精度步枪,世界范围内的军队和警察机关常配备此武器);4支DD M4步枪(美国军队标配,为新闻图片中所显示的枪支)。
嫌犯的其他装备还包括:瞄准镜 (帮助嫌犯查看远距离射击目标)、双脚架(支撑重型武器);弹药盒;笔记(用来记录射击方位和坐标);嫌犯还在自己的房间外安装了监控录像,便于观察室外的情况,并且可以在有特种部队靠近时,得以发现。
值得注意的是,据美国官员表示,在被发现的武器中,枪手史蒂芬·帕多克拥有2支撞火枪托(bump stock),能将半自动枪械改造成全自动武器,能把半自动步枪改造成每分钟发射400到800发子弹的全自动武器。


TIM截图20171006154034.png



美国警方首先要追查的是凶手的干案动机,他是否跟任何组织有关联。美国媒体和社会则是随即引发新一轮有关枪械管制的辩论。凶手为何能累积这么多杀伤力强大的[关键词屏蔽],他在酒店房间收藏的[关键词屏蔽],为何又能通过酒店的安检等等问题,添加了事件的复杂性。
美国虽然面对严峻的恐怖袭击威胁,枪支管制仍相对宽松,可能让恐怖分子有机可乘,提高了恐袭的危险。
枪击发生后,总统特朗普的第一次讲话,受到美国人和世人的关注,而他只谴责枪手的罪行,却不提管制枪械的问题,很显然的是把两者区别开来。这也不叫美国社会感到意外,因为他原本就是拥枪文化的支持者。美国警方从初步调查中并未发现凶手跟任何组织有关联的线索,他的背景排除了这起大屠杀的恐袭性质,尽管“伊斯兰国”组织抢着出来跟凶手“拉关系”。凶手的澳大利亚籍菲律宾裔女朋友已经回到美国协助调查,也许接下来会有更多的真相暴露。
凶手过去的记录是干净的,他多次购买枪械时也通过背景审查,他从未受到执法和安全当局的注意。像他这样的“独狼”突然之间冒出来干下大案,在任何社会都是防不胜防,更别说美国这样放纵拥枪的社会。


TIM截图20171006154050.png



日内瓦的研究机构“小武器调查”估计,全世界民间共有6.5亿件武器,美国人的持有量便占了42%,平均每100人拥有90件武器。美国平民百姓在家里收藏多类枪械是平常事,美国人死于枪击案数目之高自不待言。没有目的,滥杀无辜的枪击案在美国已不是个别案例,而是一种现象。
美国不乏心理学家从这类随意杀人的枪击手的复仇心理来探讨,但对防止类似案件的重演起不了实际作用,而且也可能转移了问题的焦点。每个社会都存在心理健康不正常的人,他们可能因在家庭环境、学校或是职场受到心理伤害,长期积压的个人怨恨扩大为对社会的仇恨,因而容易诉诸极端行为,拥枪文化助长了个人的复仇意识。这几乎是美国独有的社会问题。
这次大屠杀事件相信依然不会对美国的拥枪文化产生太大的冲击力,拥枪文化的支持者也许暂时收敛,但他们渗透社会和政治的影响力,足以抵抗一切反对声音。
每一次的枪杀事件过后不久,美国人又会把注意力转移到其他课题上。每日在不同角落零星发生的枪击案,更不足以唤起人们的关心。
枪械的售卖管制是松是紧,美国不同州有不同的标准。对于管制,美国人有笼统的“共识”,即使支持拥枪的组织和政治力量也同意应该管制,但来到立法的层面,就会出现很大的分歧。所以,这次的音乐会大屠杀事件之后,美国媒体和社会对有关问题的辩论,仍将跟以往一样流于空谈,因为“言者谆谆,听者藐藐”,辩论不大可能有实质的结果出现。总统特朗普干脆不奉陪,不浪费时间参与。
其前任奥巴马曾经在以往的枪击事件后,大声疾呼美国人检讨枪械文化,但到了国会,他也无所作为。在管制枪械的立法课题上,民主党这次照旧得不到共和党的支持,惨重的死伤数目也无法缩小两党立场的差距,再次凸显美国社会的矛盾。


TIM截图20171006153921.png



而就在枪击案发生后的第二天,美国允许公开携带枪支的州之一,德克萨斯州,出现了下面的一幕:
每一个出门的普通人,都不约而同地带上了自己能持有的,最强大的枪支,并且将它们挂在身上最显眼的位置。


TIM截图20171006154454.png



妇女去超市携带枪支,带孩子也要带上枪支!完全是全民皆兵的节奏!


TIM截图20171006154503.png


TIM截图20171006154509.png


TIM截图20171006154518.png


TIM截图20171006154525.png



就连学校,甚至是学校也是枪不离手!


TIM截图20171006154619.png



其实不仅仅是德州,其他允许公开持枪的州,例如俄勒冈州、密西西比州、威斯康辛州、犹他州和科罗拉多州,都出现了类似的情景。
看到这里,的确让人想不通,刚刚发生了死伤最惨重的枪击案,为什么美国的民众不仅没有反对控抢,反而人人开始持枪?
因为对于美国人来说,允许人们合法持枪可以降低枪击案发生的可能性。
他们认为,很多枪击案都是针对“无枪区”的人们发动的,比如学校、电影院、音乐会,在那些地方,只要你开枪,受害者是无法反抗的。
美国人这样想,其实也有他们自己的道理。
今年1月,家住德克萨斯州鲍伊县(Bowie County)的74岁老妇人罗伯森(Rebbie Roberson)就用她的手枪击退了劫匪 。
周日(1月1日)晚上,罗伯森在家看电视时,发现有名蒙面戴手套的男子持枪指着她。罗伯森没有退缩,抓起附近桌子上的38口径左轮手枪追着劫匪开了数枪。
劫匪没有想到老妇人会反击,吓得落荒而逃。
罗伯森当时也不知道是否击中劫匪。但她告诉KSLA新闻,当时想杀了劫匪,因为她觉得任何闯进自己家的人,都会试图杀害她,所以她要提前防卫。
这样的事,在美国数不胜数。


TIM截图20171006154738.png



而目前在德州,所有公立大学从去年开始都执行了学校允许持枪法案。本月所有社区大学也执行,圣安东尼奥大学就在此列。
不过,就在近日,画风突转,美国圣安东尼奥的一名大学教授头顶钢盔身穿防弹衣出现在了课堂上。
该教授称,穿成这样是因为怕被学生枪击。
史密斯教授认为,教学过程中和学生有争执很正常,说不准哪个气急败坏的学生就想给他一枪。之前学生没有枪,还有机会冷静下来;但现在可能没有机会冷静了,所以他必须要保护好自己。


TIM截图20171006154816.png



而在枪击案日趋频繁的大前提下,除教师以外的群体对这一法案的看法也不尽相同。
有的美国民众觉得有枪更安全了,因为可以保护自己;也有人不希望自己以及自己的孩子被枪支包围。
而就在今年初,美国总统川普也曾签署了一项放松枪支管控的法令,这一禁令范松了对患有精神疾病的人购枪限制。
背后所传达的信息耐心寻味。


150251ij1sglldq3wd1kyw.jpg



版块:
今日狮城
关注下面的标签,发现更多相似文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